本站真誠介紹香港這個「東方之珠」和「亞洲國際都會」

亚洲国际都会 asiasworldcity

当前位置: 主页 > 百科知識 > 百科知識1 >

麥田除草劑藥害規避

(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)
本文内容:

麥田冬前化除正當時,為規避藥害風險,編者列舉了生產上常用、且容易發生藥害的除草劑品種註意事項,供使用者參考。1 乙草胺。小麥播後芽前施乙草胺或其復配制劑(如噻磺·乙草胺),藥後3~4天內遇中等以上降雨,極易出現出苗不全或不出苗,播後芽前應慎用。2 異丙隆。施藥適期較寬,從小麥播後苗前至拔節前均可施用,但以雜草出苗前至3葉期施藥除草效果最好。施用異丙隆後半個月內出現嚴重霜凍天氣,就可能對未經低溫鍛煉的小麥造成較重藥害,麥苗可能出現葉片褪綠、生長受抑制的現象。施藥後短時間內出現嚴重的霜凍,小麥受害更為嚴重,甚至會死苗。麥田施用異丙隆及其復配制劑,一般要求施藥後1周內不出現日最低氣溫低於0℃的天氣。3 甲基二磺隆。用藥後某些小麥品種生長前期就可能出現臨時性黃化或矮化現象,一般在返青起身後黃化現象會自然消失,用量超標,施用不當可能造成嚴重藥害,受害麥苗葉片發黃,生長受到抑制,嚴重的幹枯死苗。春季超量施藥後,麥苗長時間不能恢復生長,會嚴重影響小麥穗分化和及時抽穗,故春季施用更應慎重。4 炔草酯。每畝有效成分用量達到135克時,就會對麥苗生長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,但麥苗隨後能較快恢復。如果施藥後溫度低,特別是在連續遭遇寒流氣溫變幅大的情況下,藥害更易發生。麥苗生長受到抑制,甚至有的年份冬春施用炔草酯後,施用後的小麥葉片黃化,嚴重的導致大量死苗現象。5 氯氟吡氧乙酸。較安全的闊葉雜草除草劑,在耐藥性植物如小麥體內,藥物可結合成軛合物失去毒性,從而具有選擇性。但用藥量盲目增加,就易出現藥害。一般在施藥後2~3天就會出現癥狀,小麥主要表現發黃,植株畸形,扭曲,如每畝用200克/升氯氟吡氧乙酸乳油450毫升,可能對小麥造成嚴重藥害,甚至出現死苗。因此,一般安全使用劑量為50毫升至70毫升。6 2甲4氯。小麥4葉期以前使用2甲4氯,容易出現藥害,形成蔥管葉。小麥拔節後用藥,也容易造成後期葉片蔥管狀卷曲,穗畸形。


(本文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。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本网站以及域名有仲裁协议(arbitration agreement)。

依据《伯尔尼公约》、香港、中国内地的法律规定,本站对部分文章享有对应的版权。

本站真诚介绍香港这个「东方之珠」和「亚洲国际都会」,香港和「东方之珠」和「亚洲国际都会」是本站的业务地点名称。

本网站是"非商业"(non-commercial),没有涉及商业利益或竞争。


2025-Apr-08 04:50pm (UTC +8)
栏目列表